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密切围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在国内对外开放政策引领和教育国际化制度的保障下,逐步探索由单纯“引进来”转向“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驾,在来华留学生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境外办学、协同企业“走出去”助力国际产能合作、职业教育国际减贫合作等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创新实践。一批优秀的高职院校的实践模式与经验已受到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度认可,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高职教育的国际化推进,有效扩大和加快了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程度与步伐,对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作出了积极贡献。
职业教育“走出去”初步形成从点到面的工作格局。慢慢的变多的职业院校实践了“走出去”海外办学,覆盖亚洲、非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基于全国高职院校年度质量报告分析发现,高职教育“走出去”类型有政府统筹推进型、企业需求驱动型和院校自主探索型;“走出去”实践形式主要为合作办学、招收留学生、短期培训及文化交流等;“走出去”区域集中于南亚、东盟及非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走出去”专业与相应产业以第三产业为主,第二产业次之;“走出去”院校集中于“一带一路”境内沿线省份院校。职业教育“走出去”从个别试点走向普遍实践的工作局面正在形成,以“鲁班工坊”为代表的境外办学品牌已逐步形成。
职业院校积极发挥专业与技术优势,吸引境外学生来华学习。留学生来源国以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主,多处于工业化初、中期阶段,对与当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相适应的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旺盛。院校主动对接生源国人才需求,发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特色优势,瞄准留学生未来从事的行业岗位需求,探索构建政校企多元主体协同培养模式,提升留学生培养质量,增强了职业院校留学吸引力。《2019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300余所高职院校招收全日制国(境)外留学生,招收规模达1.7万人,比2017年增长近50%;非全日制培训规模比2016年增长超3倍。留学生国别范围从集中于周边数个国家逐步扩展到东盟、中亚、非洲等数十个国家。高职院校积极完善规章制度、强化管理队伍建设、优化保障服务,使留学生日益融入高职院校日常教学、实习实训和校园生活,不断规范管理服务水平,适应规模扩大的需求。
多所职业院校协同行业企业“走出去”,助力国际产能合作。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依托全国有色金属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率先开展职业教育“走出去”试点,确定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作为试点项目院校在赞比亚开展实践教学,在谦比希铜冶炼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组织仪表工、液压钳工、电工、焊工、球磨机操作工和浮选操作工等员工技能培训。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教育“走出去”试点为职业教育协同企业“走出去”助力国际产能合作提供了典型样板。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对接襄阳汽车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湖北中航精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鹰重型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等“走出去”企业,选派专业教师赴外开展技术指导与技能培训,为企业推进海外布局提供智力支持。
职业院校积极对接政府、行业和企业需求,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联合建立相关机构等措施,积极扩大国(境)外人员培训规模。全国高职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数据显示,全国高职院校非全日制国(境)外人员培训量在2017年已超过85万人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商务部唯一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援外培训基地”,援外培训涉及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六大经济走廊,覆盖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中东欧等123个发展中国家,已开设156期培训班,共计受训学员3726名。
职业院校在立足本土,与行业组织及国际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合作,对接国际标准的同时,热情参加国际标准的制定,开发国际标准的专业和课程标准体系,共同制定国际水平的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得到发展中国家甚至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认可。《2019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8年开发并被国(境)外采用的专业教学标准有595个、课程标准3349个。全国有色金属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牵头的中国—赞比亚职业技术学院申报的5项专业教学标准,成为赞比亚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标准,标志着我国迈出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的重要一步。
高职教育对全球教育治理最大、最持久的贡献,在于其自身的发展及国际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职业教育国际化带来了巨大影响与冲击,但高职院校推进国际化的步伐并未止步,积极探索建立线上+线下“混合式平台”开展“云端”为主的合作与交流,为后疫情时代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淀力量。在未来的全球教育治理中,职业教育仍需慢慢地增加国际社会对中国教育文化的认同,加强职业教育话语体系的建立与传播,加强国际通用职业教育规则和标准的制定,努力在全球教育治理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本文为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东盟国家青年留学中国高职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21YJC880090)成果】
(作者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原副校长、宁波市“一带一路”职业教育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